2007年10月26日星期五

爱她,恨她

久等了多月,终看了当初宣传攻势不小的《刺青》,周美玲,杨丞琳,梁洛施。故事写得不错,导演也适当地针砭了时弊(尽管以前也有过类似题材),个人认为梁洛施和杨丞琳都演得很好,节奏过于舒缓但也许是营造气氛需要。但要说是很好的影片,又好像缺了些让人大拍手掌的元素,看完只是颇唏嘘,有过类似孤独感的人或许会感动落泪。



随后迫不及待地走上豆瓣看评论,网友们却有意思地分成两派,同一个看点,也有完全不同的观感。但他们都不是在说电影,他们看的是90分钟以外的事:在我们看到小绿、竹子、和921大地震的时候,他们看到的是杨丞琳,梁洛施和中外关系。于是骂杨丞琳,骂导演以同性恋作噱头的声音不绝于耳,甚至骂台湾腔国语的也大有人在。

如果这样讨厌同性恋题材、这样讨厌杨丞琳,为什么还要掏钱去看这部以同性恋和杨丞琳作为卖点之一的电影呢?如果你是从网络下载,那为什么要耗费宝贵的生命、电力、计算机硬件折旧、带宽……来为自己增加一个更加讨厌她们的理由?

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,我想,就在于她提供一个度量衡,把观众悄悄地分了个类。或者说她像面镜子,映出观众是怎样的人。

为什么我们要走进影院,或者走进荧幕,去了解这些或许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故事?以前高中老师说,倾诉是本能而聆听是教养,可能我们更喜欢聆听别人的倾诉而把自己的心声埋藏起来。透过聆听这些故事,我们看到心中的另一个我,看到那些自己经历过的事、梦想过的事、渴望而得不到的事,又或者,过去了且再无法追寻到的点滴琐事。我们喜爱这样的共鸣,因为在没有人聆听的时候共鸣就是唯一的倾诉方式:在互不相识的地方,大家都在静静倾诉,并在别人的倾诉中找到慰藉和支持的力量。

或许所有的电影都是这样的度量衡。孩童看不懂爱情,心无神鬼的会嘲笑鬼片自欺欺人。生活快的在打打杀杀的动作片中爽个片刻,生活慢的就在静如止水的文艺片中揣测良久。每部电影背后都有一个故事,每个故事背后就是观影的自己。讲故事者不善言语又如何?故事还是那样的吧。多年以后,你会更在乎故事,还是讲故事的人?

1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赞!原来你文字水平这么令人赞叹!